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

美式VS德式教養



Moria Flaig
16. Februar 2016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話說教養風格該吹哪一國風?世上沒有完美的教養風格,各國有各國的特色,各有各的煩人棘手之處。沒有比較過不知道,沒有實際親身體驗,更是不知道箇中的矛盾與衝突,就以美國、德國這種教育理念輸出國來說,也不例外,大家不必羨慕在國外養兒育女的媽媽們,華麗的外表,也有敗絮其內。唉!家家有本難念的經,每個國家都嘛有它的詬病之處。

諼諼在美國成長,我算是領教過美式教養的點點滴滴。美國人不會雞蛋裏挑骨頭,處事乾脆利落,也沒有德國人的極度的要求精確完美,甚至有時候比臺灣人還請裁(台語)。這是美國人的優點,但在他們社會深層之下,卻也暗藏敗絮在其中。

在林林總總的美式教養理念裏,其中最令我心儀的是:強調創意、尊重個體與有容乃大,但這三者卻最令人不解。難道創造力、尊重個性、包容並蓄也會物極必反?美國人倒是沒有德國人極端的毛病,而是我在懷疑,這三種特質的背後隱藏著美國人生活形態的種種無奈。


1)強調創意:
比起德國人教育小孩要務實精確,美國人卻偏重於:凡事要創造表現。鼓勵每個孩子表現自己,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角色扮演,仔細觀察美國小孩的穿著:女孩個個必是美貌公主,男孩個個必是救世英雄。諼諼則穿得普普(台語),因為信仰的緣故,我們不鼓勵他認同某個英雄。

每年萬聖節一到,媽媽們皆要使出渾身解數,幫寶貝們化妝成他們心目中的英雄美女,聽說有些媽媽動輒花上幾百美元的製裝費,在所不惜。我們呢!沒什麼創意啦!他只是雲淡風輕地套上工程師的工具,再帶上頭盔,低調地裝扮成巴布工程師。

再看看幼稚園的佈置,教室的角落裏總是掛滿了琳琅滿目的「戲服」,是專門設計給孩子們服裝表演的角落,炫目耀眼的戲服,讓孩子們能夠自由自在地裝扮公主、超人等等,天天過足戲劇人生的癮,連媽媽都不由得地羨慕起來:「噯呀!這是我小時候的夢想噢!可恨生得太早了!」可見,美國的社會多麼鼓勵小孩變裝表演。

在美國,你若是問一個小男孩叫什麼名字,他可能會回答說:「蜘蛛人!」。女孩嘛,我猜大概會說:「仙蒂瑞拉!」他們不是在愚弄大人,而是認真的。諼諼就回答過:Bob(工程師)、Sam(救火員)和Mike(騎士),只差沒說Thomas,因為那是輛火車,生男孩的媽媽一定知道我在說什麼。

這絢麗的背後又隱藏著什麼樣的隱憂呢?我們不要為了孩子說自己是蜘蛛人而太過興奮,應該把它看成警訊,首先,最不對勁的事情是,孩子所認同的人物,不約而同地皆來自電視、電影。從這兩三年來滿街跑的冰雪奇緣的公主裝,和到處嚇人的蜘蛛人和蝙蝠俠來看,就可以看出,現在小孩所模仿的角色可不是憑自己的創造力幻想出來的,而是被電視、電影培養出來。這剛好和創造力理論背道而馳,電視是創造力的第一號殺手:父母不必太過高興,小孩都是在模仿,而非自主創造。

諼諼迷上了恐龍,遇見恐龍的同好者時,他們的媽媽都會不約而同地問一個問題:諼諼是不是看了『侏羅紀公園』才迷上了恐龍?我連忙解釋道:「沒有耶!我們家沒有電視!他是看了書才喜歡上恐龍的。」原來,這些小小恐龍迷都是看了『侏羅紀公園』,才迷上恐龍的。這部片子不是限制級嗎?小小孩怎麼會有機會看到?


『冰雪奇緣』、『蜘蛛俠』大賣之後,相關產品就無所不在,幾乎攻佔了整個兒童用品的市場。扮演蜘蛛人跟創造力有關係嗎?一個鼓勵創意表演的文化,說穿了其實是鼓勵複製大眾品味,孩子不過是複製了在電視看到的影像罷了。我在美國最不喜歡買小孩的東西,最傷腦筋得是,找不到沒有蜘蛛人的鞋子,沒有蝙蝠俠的衣服,沒有米老鼠的背包。而這樣的產品在德國不會有父母買的,德國是一個高度批判的社會,德國人的嘴巴最惡毒了,不會有父母願意讓孩子背一個蜘蛛人的標簽,讓人取笑,但這在美國卻是稀鬆平常。

而美國電視文化氾濫的情況,從無所不在的電視機就可以判斷,上餐館吃飯,餐廳裏放著一台電視已經夠煞風景了,但對美國人卻還不夠,必須是擺上一排。根據美國人的說法是,因為每個人想看的節目不同,所以餐館乾脆很豪邁地擺上一排。天啊!想看電視不能在家看嗎?要大家跟著你耗?上餐廳吃飯重點不在於吃飯嗎?重點難道會是在看電視?難道是餐館的飯太難吃,不得不推出電視來當小菜?等等等疑慮至今令人不解。

以前我們所租的公寓,公共設施裏面就包含了五台電視:會議室、電腦室、交誼廳、烤肉區和健身房,就只差游泳池的洗手間、更衣室沒擺上電視了。似乎美國人無論做什麼事,一定要配電視,開會也要看電視?上網也要看電視?令人匪夷所思。

除了鼓勵孩子們表演外,更令人費解的是,幼稚園中無止無盡的美勞課,這背後又隱藏了什麼樣的無奈?美國的幼稚園中,美勞時間佔泰半,諼諼每天總會帶回一堆作品,每次都能帶回個兩、三件,做一件就要花多少時間了,他還能帶個兩、三件回家?太驚人了!而且都很有創意,很有巧思,想必,老師一定花很多心血設計出來的。這不是重點,重點是,我家牆上貼滿了孩子的美勞作品,漂亮的作品讓我省下不少裝潢費用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媽媽興奮之餘,卻有朋友跟我說,誒!其實那都不是小朋友自己做的,都是老師幫忙做成的,我們父母要老師做的東西幹什麼?我也知道這些作品大部份是在老師的「協助」下完成,那也不錯呀!至少孩子也看到了東西是怎麼做成,也是個不錯的經驗呀,更何況做出來的東西真的很漂亮,老師很瞭解媽媽的心思,家裡的確需要點像樣的裝飾品。

說正格的,我不是很在意老師是以什麼方式讓小孩做美勞,也不是很在意老師的花樣有沒有一直在翻新,所使用的教具是不是蒙特利梭。最讓我最費解的不過是,諼諼和十幾個小孩窩在一間小小的教室中,這麼長的時間裏就只是做勞作?有點不太對勁吧!喜歡看書聽故事的諼諼,偏偏不喜歡美勞,他的雙手不太靈巧,美勞讓他倍感到挫折。上沒幾天幼稚園,就哭著不願意去了,成天被關著嘛!既沒有什麼故事可以聽,也沒有滑梯可以玩,就只有勞作,上學哪是去玩的,簡直是去坐牢。

當初跟孩子說好的,去上學是要讓他去學校和小朋友一起玩的呀 ,結果整天都被綁著做勞作、畫畫,不能出去外面玩,怎能叫孩子不失望呢?哎呀!枉費我付了那麼多學費送他去上學!都沒有時間玩耶!

小孩正在發育成長,學校應該多安排戶外活動讓他們玩才對呀!但事情沒這麼簡單,園方所安排的戶外遊戲時間,只有早上、下午各一次,而且每次只有半小時,有時候我們來晚了,只剩下一次可以玩了,而且是短短的半小時,諼諼當然覺得上當了,當初說好是來玩的,怎麼什麼都沒得玩呢?

美國人是全世界最重量的民族,但他們沒有歐洲人來得高大,肥胖的問題和美國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,先撇開飲食與電視的問題不談。首先,最令媽媽憂心忡忡的是,美國的幼稚園不重視戶外活動,導致孩子的活動量不夠。再者,美國小孩都是由父母開車接送上下學,不習慣於風吹日曬雨淋,在學校時,又是整天被關在室內,那孩子什麼時候才能風吹日曬雨淋呢?

而德國的幼教卻特別重視戶外活動,在德國時,常常看見幼稚園老師推著「一車」的小孩到公園裏遊戲、到森林裏漫步、到雪地裏打雪仗、堆雪人、到農莊裏看動物。教室外的衣架上總是掛著一排,雨衣雨鞋,雪衣雪鞋,就算是下雨、下雪也有戶外活動,在德國人的觀念裏,淋雨和賞雪是非常重要的生活體驗。

在美國從來沒有見過哪個幼稚園這樣做,把戶外活動視為主要活動之一,把玩雪、淋雨當成重要的體驗,而且玩耍的地點不在校地之內,而是善用社區資源:老師帶著一隊小孩到附近走走逛逛,甚至一起坐公車到老城裏看內卡河(流經海德堡、圖賓根)。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?


我想,這不僅是來自於美國人的生活型態太過安逸,此外,第一個要考量的是安全問題。美國人不願冒險帶學生過馬路,言下之意,其實是,他們更不願意冒險在校外遇到持槍的歹徒。此外,美國的幼稚園都是超大型,和德國的小巧玲瓏,運作起來天差地別,要一個大型的學校時常進行這樣的戶外活動,技術上有困難吧!

美國的幼稚園(preschool)大部份是教會或是私人經營,收零歲到五歲的學前幼兒,一歲以後,每半歲分成一班,全部在同一個學校之中,因此,美國的幼稚園特別龐大,戶外遊戲時間要輪流,而且只限於校地之內,每天兩次,早上一次,下午一次,一次半小時。

而在德國,一般幼稚園(Kindergarten)只收三到六歲的小孩,三歲前稱為Kita,也就是台灣的托兒所。德國幼稚園大多是混齡,規模一到兩班,所以一個幼稚園統共三十幾個小孩很正常。這樣的迷你學校,要安排戶外活動就容易多了,早上兩個小時、下午兩個小時,美勞時間不需要多,光是到處走走逛逛就可以消耗大半的時間和精力,這和美國注重美勞和室內活動的教養方式完全不同。

持槍搶劫的恐慌,導致於戶外活動的變成奇觀,高居不下的犯罪率成為戶外活動的第一殺手。反觀德國的幼稚園,老師一隻手推著車載著小的,另一隻手拉著大的,大家一起協同過馬路,一群孩子排排隊走在人行道上,漫步到農莊去看動物,這樣的教育方式在地大物博的美國卻變成奢望。

在公共安全的顧慮之下,美國的小孩不能自由自在地在戶外遊戲,最後變成十幾個孩子窩在小小的教室內做勞作,而且是做一整天哦!孩子被圈養在室內,不能風吹日曬雨淋、不能跋山涉水、不能奔馳流汗,在這樣的環境成長的孩子,免疫力較低,容易得肥胖症,難怪美國的小孩個個被訓練成,隨時隨地使用殺菌劑洗手殺菌。因為在狹小的空間中,小孩容易互相傳染感冒、結膜炎、腸炎等等。

去年冬天我們回到了德國,長期習慣室內活動的諼諼,對德國人最熱衷的徒步旅行、滑雪、騎馬種種戶外運動一點興趣都沒有。冷啊!那是他沒有體驗過的溫度。於是春暖花開之後,我一個人帶著還沒滿五歲的他,在德東地區走過大城小鎮,最後還是山頭上的Wartburg(世界文化遺產)征服了他的心,從此以後,他愛上了徒步旅行。

在歐洲旅行特別能夠訓練長途跋涉的耐力,小小年紀的他,能夠徒步一整天都不會喊累。來到澳洲之後,我們也時常在河岸、海岸建行,過去的訓練果然建立了雄厚的基礎,一天走下來,年老的媽媽累到不行時,小孩還能蹦蹦跳跳地興奮得要命,好像一台發電機。

我也開始培養他騎馬的興趣,沒錯!要孩子喜歡騎馬,把騎馬當成日常的運動,首先要先愛上馬,於是我時常帶他去看馬,培養他學騎馬的情緒,可望在將來,他能夠在原野上自由奔馳,就算是在雪地中,也要狂飆。當然目前以他的年紀,不能學騎馬,雪梨也沒有騎馬的環境。而其他訓練小孩的運動:劍術、防身術、舞蹈、體操、溜冰、游泳、甚至球類,皆能在室內進行,唯有騎馬、滑雪不能在室內進行。有了美國經驗之後,我特別注意戶外活動對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,於是我們看上了騎馬這項運動。

最後,大家不要忘了專家的話,戶外活動,能夠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,一個解不出的數學題,出去跑一圈後,不解之處就能夠自動解開了。這也是諼諼自學以來,媽媽最大的心得,孩子遇到算數不會,媽媽怎麼教?怎麼解釋?也就是不用教,不用解釋,我們徒步建行回來之後,他自然就會了。誰說培養創意一定要表演呢?要變裝呢?要勞作呢?大自然不是最好培養創意的教室嗎?


2)尊重個體:
再者,美國人強調尊重孩子的個性,讓孩子選擇自己所喜歡的事物,和德國人重視紀律和自律不同。德國人也尊重孩子,但是美國人會犧牲紀律來滿足孩子,德國人則會把紀律擺在前面,先訓練孩子能夠自律,孩子以遵守紀律來贏得父母的尊重,先後順序不同。

美國人尊重孩子所喜歡的妝扮、喜歡的食物、喜歡的玩具、喜歡的活動。美國的父母可以天天讓小孩穿公主裝上學、讓他們天天吃漢堡、披薩、炸雞、甜食而沒有青菜水果,允許吃飯配電視,還允許孩子玩暴力性的電玩。這些在我看來,這不是在尊重孩子,而是在縱容孩子、蹧蹋孩子。尊重孩子不是漫無目的、毫無尺度地尊重,不是會哭的小孩就有糖吃,不是會吵就會贏。尊重個性是在限定的框架之中,讓孩子自由活動、自由發展個性,而非毫無限度地容忍、尊重、放任。讀者有興趣的話,請看我的舊文:「尊重個性的美式教育」。

尊重孩子的個性、看重孩子的表現、發揚孩子的長處等等,這些固然重要,但在過度強調尊重的美式教育中,小公主、小霸王確實成為美國社會的隱憂,現在反而有更多的美國學者在談我們過去所忽略的,挫折的忍受力,接受挑戰的勇氣(例如:Brooks 與 Goldstein合著的『培養小孩的挫折忍受力』)。

尊重與縱容一線之隔,尊重與紀律,魚與熊掌之間,我還是很德式地把紀律放在前面,孩子必須先以遵守紀律來贏得尊重,更遑論要父母犧牲掉紀律來尊重孩子的意願。我以孩子不違反紀律和原則的框架來尊重孩子、來鼓勵孩子、來建立孩子的自信心。

在一個漫無框架的教養風格之下成長的孩子,反而比較沒有自信心,因為他自己不知道怎麼衡量自己,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裡,不知道什麼是被允許接受的,什麼又是不被允許接受的,這樣的小孩反而更容易遭遇到挫折。適度地為孩子劃清界限、限制孩子活動的自由,讓孩子清楚地知道什麼是該做的、什麼是不該做的,讓孩子清楚地知道在界限之內,他能夠得到尊重與讚許,越過界限了,他會得到警告與懲罰。

我的美國朋友說的,美國人將尊重孩子的教育觀發揮到了極致,連孩子的球隊輸了球,也要讓孩子覺得是贏了。就算是輸了,美國人的觀念是,先尊重孩子的成績,而非責備孩子。或許這是美國人最後能夠贏的祕訣吧!原來他們要先教會孩子如何保持贏球樂觀,所以最後美國人總都能夠贏。的確,這與台灣父母計較成績輸贏是完全兩樣的教養觀念,在台灣,父母看到考99分的考卷,可能會為那一分之差而惋惜,而非為那99分而高興。最後,考99分的孩子卻比考90分的孩子還要悲哀。

以德國人的觀點來看,德國人不會像美國人一樣做不切實際的期待,過度地樂觀反而會讓孩子遭遇到更大的挫敗。他們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情,什麼叫做沒有把握的事情,那就是一種能夠實際評估自己的能力,要比賽就是要贏,輸了也算贏的話,那就不用比了。

上屆世界杯足球賽中,我們特別去了Jacksonville看場送行賽,我們深深地被美國球迷高度樂觀的情緒所感染了,同時,從未想望到德國這次能夠贏得世界杯,還是保守地把冠軍設定在巴西隊上,你說德國人太過悲觀嗎?不是,這就是德國人的務實,不作不切實際的奢望。這個史上進入決賽最多次的國家,我想,德國人就是那個老是考99分的孩子,不是滋味,這次就算是贏了,但終究,巴西還是多得一次冠軍,遙遙領先呢!

教養孩子也是也是如此,過度肯定孩子,最終孩子無法衡量自己,容易失去方向,不是嗎?


3)有容乃大
美國是一個多民族所組成的國家,是不是一個兼容並蓄的國家呢?其實從很多方面來說,我們更要去看種族隔離和壁壘的種種黑暗面。在很多城市裏,我們還能看到,白種人和非裔、亞裔、拉美裔,並沒有混雜居住在一起,美國人所期待的文化大熔爐,並沒有真正出現過。美南的黑人比例較高,南北戰爭的南方大本營亞特蘭大就在塔城不遠之處。剛來到塔城時,第一個讓人無法接受事情是,居然真的有黑人區。既然生活空間存在著壁壘鴻溝,跨種族的婚姻更是少之又少了,無論走到哪裡,就諼諼一個混血兒。

就算來到了亞裔人口眾多的澳洲,諼諼並沒有因此有更多的機會遇到和自己相同的混血寶寶。反而,在單一膚色種族的歐洲,異國婚姻和混血兒的情況更為普遍。諼諼的堂弟、堂妹就和諼諼一樣是混血兒,因為諼諼的叔叔娶的是日本人。諼諼的表弟直樹跟諼諼長得有幾分神似哦!為了尊重人家,我不敢隨便亂貼人家寶寶的照片。

以前在美國教會上英文課時,我們就上一本討論美國多元文化的書,書中提出了一個相當有趣的比擬:美國文化是屬於大熔爐模式(melting pot)還是馬賽克模式(mosaic)?經過討論後,顯然地,美國人喜歡馬賽克模式,簡言之,他們希望大家各管各的、各過各的,不是很贊同大熔爐的理念,因為馬賽克可以保有並發揮自己美麗的光芒,這使整副圖案更美麗輝煌,難怪在這個多種族的國家裏,混血兒卻不多!或許他們心裡根本不希望,他們的種族最後是黑白混合的灰色,而應該是黑白分明的多彩多姿。


在國外養育寶寶的媽媽們,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兼容並蓄,兼具東西方文化的優異特質,同時避免東西方文化中的缺陷。不是只是像一小片馬賽克,固守在自己的角落中,黯黯發光。

諼諼有美國人的樂觀熱情、喜愛幻想,也有歐洲人的嚴謹慎重、精確務實、吹毛求疵,而且也有台灣人的熱心助人與與人同樂的胸懷,有時候熱心過了頭,也會變成好管閒事、干涉人家的是非小雞婆。所幸啊!他不像德國人是個只顧自己的自了漢。幸好啊!他不像美國人自我陶醉的英雄主義。

教養風格該吹哪一個風?在我看來,無論是吹哪國風,過與不及都是不健全,我們不需要一味地效法德國人苛刻的完美主義,也不必過度推崇美國人那種自我沈醉的尊重個性,更要警惕台式教養中過度干涉的弊病,但也不要小覷我們自己文化中豐厚的養份而捨棄不用,反去緣木求魚。

這不是一加一加總的問題,而是要更巧妙地去面對文化差異之下的種種矛盾與衝突,而且要有戒心地不要盲目地重了人家的蠱,戴著玫瑰色的眼鏡而看不到美麗的背後所隱藏的陷阱。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,也不是誰強誰弱的問題,每個家庭有自己的堅持,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光彩,也有它的醜惡之處。無論中西怎麼融合,怎麼組裝,最後,我想每個媽媽都能夠運用自己的智慧,發展出自己獨特的教養風格。

至於,我家該吹哪一國風呢?那就且先讓百家爭鳴吧!




延伸閱讀:

混血兒的角落
http://moriajoel.blogspot.com.au/2017/06/blog-post_16.html